订货会最怕什么?人来了,单没下。尤其像茵嘉这样在虎门办冬季订货会,三天时间,200+款式,主理人们还要赶高铁、抢爆款、算折扣,谁有空听你慢慢讲品牌故事?我做过五年买手,也帮不少品牌做成交教练,发现一个残酷现实:不会缩短决策链路,现场80%的观望客最后都会说“再考虑”。想让茵嘉这次6月25-27日的订货会真正“快成交”,得把“下订按钮”怼到客户眼皮底下。
1. 用“五分钟试穿区”干掉犹豫
茵嘉本季主打“极简轻奢”,版型其实不挑人,但客户总会担心“我的客群穿不出感觉”。去年我在杭州一个设计师品牌订货会里摆了三面镜+一台即拍即传的iPad,让买手把样衣往假人模特一套,30秒出片,直接投到大屏。结果?当天追加率提高37%。虎门会场空间有限,可以改做“五分钟试穿区”:挑10个爆款尺码段陈列,配一名搭配师,买手现场套一下,拍照发门店群,店员投票,数据马上回来——要不要订?一目了然。
2. 把折扣拆成“小时红包”
传统订货会喜欢搞“首日全场8.5折,三天后恢复原价”。听着刺激,其实给了客户拖延借口。我帮茵嘉改了一套“小时递减红包”:25号上午10点-12点,首单每满1万返500券;12点-14点返300;14点之后返100。券只能当场抵货款,不订就作废。人都有损失厌恶,这招在桐乡皮草订货会试过,首日回款率从46%飙到71%。记得把倒计时LED屏放在收银台正对面,数字每秒跳动,心跳也跟着蹦。
3. 让畅销榜自己说话
别只发纸质lookbook,现场立一块实时销量榜大屏,每下一单自动更新排名。茵嘉可以用简单的Google表格+投屏搞定。去年柯桥面料展,我把“TOP10爆款”标红,十分钟后,榜尾两名直接被客户拉上去加单——谁也不想错过“准爆款”。再设置一个“隐藏福利”:当日榜单前三名追加300件,额外返2%货款。数据透明=信任加速器。
4. 现场拍板人必须到位
很多买手说“我得回去跟合伙人商量”。我的经验:给对方一个“电话决策窗口”。茵嘉可以在签到处问清谁是最终拍板人,然后设一间“2㎡电话亭”,里面贴好价格表、面料卡、尺码配比,买手3分钟打完电话就能锁单。去年虎门另一个品牌用这招,当场把“回去再议”的客户转化了58%。别忘了在电话亭门口摆台小打印机,确认单直接出纸,签字按指纹,仪式感拉满。
说到底,订货会不是走秀,是抢钱的战场。茵嘉的极简设计已经够出圈,现在只差临门一脚——把“慢慢考虑”的客户推下决策滑梯。6月25号,如果能在虎门现场把试穿、红包、榜单、电话亭四件事跑通,我敢打赌,刘经理的电话会被追加订单打到发烫。
看完只想说:茵嘉这场要是真按文章这么玩,我钱包怕是保不住😂
五分钟试穿区太懂买手了!最怕模特图和实穿差距大
小时递减红包听着就紧张,感觉像李佳琦倒计时,手慢无
电话亭那招简直销售鬼才,想起上次订货会被合伙人放鸽子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