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与嗅觉怎样联动营销?

在杭州临平那栋玻璃幕墙的楼里,INLIFE伊纳芙刚把2026春新品邀请函发出去,我盯着那张“春色寰游”主视觉,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发布会现场只有视觉,会不会太单薄?毕竟,春天除了满眼的红粉白,还应该有青草被阳光晒出的清甜味。视觉与嗅觉怎样联动营销?这不仅是时尚圈的命题,也是所有品牌想抓住消费者“情绪记忆”的暗门。

为什么视觉+嗅觉=情绪放大器?

神经科学里有个冷知识:嗅觉信号绕过丘脑,直接冲进杏仁核和海马体——大脑里管“情绪”和“记忆”的老巢。换句话说,气味一旦和画面绑定,记忆留存时间能延长70%。去年伦敦时装学院做过实验,同一组模特穿同系列服装走秀,A场只用灯光和布景,B场加了一道“剪下的铃兰+湿润泥土”香雾。结果B场观众在两周后的品牌回忆度高出A场42%,连带社交媒体二次传播量翻了1.8倍

INLIFE可以怎么做?

回到8月24日的杭州发布会,邀请函里那片抽象的红粉白,其实已经把“视觉锚点”埋好了:红是早樱、粉是桃花、白是梨花。下一步,只要在入场动线里布置三段“气味剧情”——

  • 序厅:冷雾机喷出带梨花香的“晨露味”,温度比室温低2℃,让嘉宾瞬间从夏日穿越到初春。
  • T台两侧:隐藏式扩香器每30秒释放一次“桃花+淡奶香”,模拟花瓣落在皮肤上的甜软。
  • 订货区:把铃兰精油混进热毛巾,擦手时香气顺着体温蒸腾,像把春天揉进掌心。

别小看这三步,它让嘉宾在拍照发小红书时,配文会从“衣服颜色好春天”变成“现场连空气都是甜的”,关键词自然从“视觉”扩展到“嗅觉体验”。

预算有限?小成本也能玩

有人担心香氛系统烧钱,其实用“气味贴片”就能四两拨千斤。把调好的微胶囊香精贴在邀请函背面,嘉宾拆信封时手指摩擦生热,香味缓慢释放——成本不到0.8元/份,却让一张印刷品从“看过即忘”升级为“闻过难忘”。去年上海一个独立设计师品牌就靠这招,把秀场到场率从65%拉到92%,复购率也跟着涨了30%。

“我们卖的不是衣服,是春天。”——把这句话写在订货会门口,再配一缕青草味,成交率会不会更离谱?

说到底,视觉负责第一眼惊艳,嗅觉负责把惊艳变成“想带走”的冲动。当嘉宾走出会场,地铁里突然闻到类似梨花的清甜,脑子里闪回的是INLIFE的粉白配色——这单联动,就成了。

5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看完只想说:春天真的能被装进会场吗?🤔

  2. 0.8元一片香片就能让到场率飙到92%,这ROI也太香了!

  3. 梨花香+晨露味+冷雾,这配置听着就上头,求品牌给我寄张邀请函!

  4. 嗅觉营销听着玄,但伦敦那数据太硬了,服

  5. 上次去某展也闻到青草味,结果回家路上满脑子都是那抹绿,记忆确实被勾住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