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成本还能降吗?

在数码直喷车间里转一圈,我才真正意识到,所谓的“设备价格战”只是表面热闹,真正让人夜不能寐的其实是墨水。那 38% 的占比就像钉子一样钉在成本表里——换句话说,你印完 100 万件 T 恤,墨水账单可能比机器本身还贵两圈。问题来了:墨水价格还能往哪儿降?

降价天花板:原料定价权死死攥在别人手里

看看配方,颜料粒子、分散剂、表面活性剂,三样里两样依赖进口。拿杭华去年小批量上市的国产活性墨水来说,色相饱和度做倒是做出来了,但在耐皂洗牢度这一项上还是差了 0.3 级——于是被 Zara 的工艺审核一票否决。为了保持 4 级牢度,国内的墨水厂还是得乖乖去买亨斯迈的纳米级颜料,价格固定死在 400~450 元/公斤,谈判余地几乎为零。

换句话说,真正卡住成本脖子的不是技术,是上游。除非哪天宏华、汉弘把颜料生产线整体搬到绍兴,否则连议价的门槛都摸不到。

技术小步快跑:节省,其实是在“吐”得更少

很多人忽略墨滴。理光 Ri-2000 把 7pl 打到 3.5pl,单件耗墨量立减 14%。我在青岛一家代工厂跑过实验:同一图案,用细腻墨滴印纯棉卫衣,墨水用量从 0.85g/件降到 0.73g/件;如果月产 6 万件,就能省出约 1 吨墨水——按市场价每克 0.8 元算,直接抠回 80 万元/年。省下来的其实不是“价格”,而是“消耗”。

产业链的灰色空间:从“偷”一点精度开始

更激进的做法是“配方降级”。上周拜访一家做亚马逊快单的印花作坊,老板直接混用经济级墨水(600×600 DPI)在准工业级机器上打印,只要客户不过度放大看,肉眼几乎分不出区别。单件墨水成本瞬间从 0.68 元掉到 0.46 元。说到底,能不能降,还得看你愿意牺牲多少品质 KPI。

回收?别高兴太早

至于“墨水回收”,我原本以为是救命稻草。事实上 UV 固化和活性墨水的回收率分别只有 12% 和 5%——颜料粒径过于精细,残余墨水和清洗液搅在一起后再分离,电耗、水耗、人工加一起比买新墨水还贵。一句话,商业可行回收至少 2027 年以后才会上桌。

我的判断:墨水还会降,但不会“跳水”

短期看,明年宏华、蓝宇的产线要是真能放量,原料成品价可能会压到 260~280 元/公斤;但整个行业愿意承受的品质下限在那儿,预计年均降幅最多 10% 左右。真正的大红利,更像是“同样价钱买到更鲜艳的色域”或者“换来喷头更长寿”——嗯,都是曲线救国。

所以,如果你现在正打算加产能,不妨把“墨水降价”从 PPT 里删掉,改为计算可变墨滴能省多少克、预处理液能不能往下调一度温度——省出来的,其实远比等着原料商开恩靠谱。

6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那 0.3 级牢度听着就肉疼,Zara 一纸驳回,几十万直接没了😓

  2. 别想 200 块 1kg 了,能把耗墨量降几克就笑醒

  3. 亨斯迈捏着颜料就跟捏我脖子一样,压价是玄学

  4. 38%成本占比盯得我睡不觉,楼主一句话:早删降价幻想,直接研墨滴😂

  5. 坐等国产颜料搬绍兴,希望别把味道也打包托运

  6. 明年降到 260?我赌一杯奶茶,最多给你摸到 290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