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印花真的会完全取代丝网吗?这个问题在群里被@了无数次,我的答案依然是——不会“全灭”,但会“逼宫”。去年我去绍兴柯桥转了一圈,一家做了十五年丝网的老厂,老板指着新装的Kornit Atlas MAX说:“它不是来替我的,是来抢我60%利润的。”这句话,算是把二者的真实关系说透了。
成本拐点提前到来
WTiN 2025Q2报告显示,当订单低于500件时,数码的单件综合成本已经比丝网低37%(纯棉针织)到58%(涤纶梭织)。这还没算上丝网制版平均¥600/色的前期沉没成本。一位做潮牌的朋友给我算过账:他上新的IP款,首单只要80件,数码直喷连夜开机,早上就能发顺丰;丝网得等攒够300件才敢开版,时间差直接让爆款变库存。
丝网仍握的三张底牌
- 超厚墨层手感:街头品牌最爱的立体胶浆、发泡浆,数码喷头喷到哭也只能堆出0.3mm,丝网轻松1.2mm。
- 荧光专色:夜跑T恤常用的荧光黄PMS 802C,数码墨水色差ΔE还在2.1徘徊,丝网直接上原厂油墨,肉眼0差距。
- 极限产能:世界杯期间某大厂30小时赶工10万件球迷围巾,丝网转盘机开到1800件/小时,数码最快产线也只有95件/小时,差了一个数量级。
混合工厂的生存样本
我在东莞大朗见过一家“两栖”工厂:一楼是12条椭圆丝网机,专做几千件的大单;二楼放着3台Mimaki TS55-1800,接急单、补单、样品。老板用Excel做了个粗暴规则——订单量≤300件直接上数码,>800件强制丝网,中间灰色地带看客户脸色。结果全年数码占比43%,却贡献了61%的净利润。用他的话说:“丝网是卡车,数码是跑车,运什么货开什么车。”
“数码印花不是替代,是分层。就像外卖没干掉厨房,只是让懒得做饭的人有了新选择。”——广州诚鼎数码 刘总
2026的变量:墨水价格战
宏华、蓝宇等国产墨水厂已经把活性墨水打到¥230/升(去年¥380),加上理光GEN6喷头国产替代率冲到39%,设备门槛正以每月2%的速度崩塌。如果2026年纯棉直喷墨水跌破¥180/升,丝网最后的成本护城河将被彻底击穿。到那时,可能连荧光专色都能被数码的“可变墨滴+专色通道”模拟到90%相似度。
所以,与其问“会不会取代”,不如问“你准备好切换了吗?”毕竟,被干掉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抱着旧技术不放的老板。


.png)


哈哈哈哈划船不靠桨全靠浪,数码这波飞速降价真香🤡
我就一淘宝小店,每次80件的补单用数码太爽了,省得我攒单攒到爆
但做应援棒球衣还是要丝网,那荧光绿差点没把我眼睛闪瞎,数码根本就上不去那味儿
看完文章立马把报价表改了,300件以下直接推数码,客户还能提前两天拿到货
所以丝网厂以后只能做世界杯10万条围巾这种巨型单?想想也挺惨的
有没有人用过东莞那家两栖厂的?样品质量咋样,在线蹲
不会全灭+1,但老板再不换思路,真的会被市场拍到沙滩上🏖️
数码的厚墨手感始终差点意思,胶浆那种浮雕感它根本堆不出来,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柯桥老厂的Kornit Atlas MAX报价七位数,回本等着吃土吧
墨水价格战那才是大杀器!去年¥380现在¥230,再过两年布料都比墨水贵了
求个预测,明年纯棉直喷墨水真要是¥180,我们这些小厂是不是也能凑个热闹?
别吵了,端个小板凳吃瓜,看两个技术互相打擂台才爽
文章里那句“抱着旧技术的老板”太扎心,我已经把这页打印贴办公室墙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