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货会如何影响品牌年度策略?

杭州的夏天还在拉高温,我却已经开始在脑海里给INLIFE伊纳芙的2026春新品做秋后盘点了——这种“超前焦虑”,其实就是订货会给品牌埋的年度伏笔。你看,8月24日这场“春色寰游”订货会才刚刚对外发出邀请函,距离真正上新还有整整七个月,但它的涨价、补单乃至渠道杠杆,都是从这一刻开始拉动的。什么叫“年度策略影响”?对我来说,就是设计师现在决定的大面积玫瑰粉,明年春节后将直接决定要不要多租一个染缸;就是现场那30分钟的分组订货,会在10月变成电商页面点击率图表里一条起伏的山峦。

订货会节奏提前锁定产能

我去年跟过一组数据:如果春装订货会在8月举行,面料采购节点就会被推到7月甚至更早。INLIFE这次主打的“雾光蔷薇”提花,光坯布成本每吨就比去年贵了8%。品牌为了压价,大概率会和上游签订带价格锁定条款的合同——这一步直接把全年原材料预算的40%摁死在夏末。换句话说,今年秋天的原油、棉花价格再怎么飘,也很难动摇已经签死的这部分成本。

选货决策一次决定SKU生死

好多人问我:货架上的款都是拍脑袋决定的吗?真不是。订货会现场是一张“投票现场”,但票数不是现场分贝,而是下单的“手速”。去年有一家同行坚持上松石绿风衣,结果经销商只给到了18件打样单,最终砍掉;浅燕麦色反而首单就爆了2200件。一个原本计划的12SKU轻薄外套系列,被活生生删成了7SKU。品牌下一年的营销故事线因此重写:从“时髦高饱和”变成“低饱和奶油系”,连带618的主视觉也得一键“柔雾”。

订货指标决定渠道红利再分配

更有趣的是,订货会结束后48小时,第一批补单表格就会出现在区域经理的群文件里。杭州、郑州、西安三地代理因为首单猛,补单系数1.35起跳;而原本寄予厚望的昆明店因为动销慢,只能拿到1.05——看似差0.3的数字,在8万件的基础盘面前就是2.4万件的差距,对应500万的零售额。明年广告预算往哪砸、哪些店铺要升级形象店、谁有资格拿限量联名款……其实都在这份表格里写好了。

说到这儿,我突然有点感慨:订货会把“一年关一次的门”变成了“天天开个缝的窗”。设计师、供应链、门店导购都在这一扇窗里互相窥视、互相博弈——而年度策略,就从窥视的缝隙里偷偷长出来。

5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原来我618看到的奶油系主视觉,是去年8月就定好的啊,服气

  2. 设计师:我只是随手点了玫瑰粉,结果染缸都要加租,背锅预定😂

  3. 昆明店实惨,0.3的补单系数差500万,老板今晚睡不着了

  4. 看完只想说,订货会才是年度最大狼人杀,经销商一投票直接定生死

  5. 去年松石绿风衣被砍得也太冤了吧,我就喜欢高饱和!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