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AI理解复古美学?

看那段Midjourney提示词,其实已经把“复古美学”拆成了可喂给模型的可量化指标:奶油底色、蓝白花簇、细黑勾线、对称排布……但问题来了——AI真的会“感觉”到那股老时光的味道吗?还是只是把像素按概率拼出看似怀旧的一幅画?我得承认,我一开始也以为多给模型几张50年代布料印花图就能让它“学会”复古,后来发现,这事儿远比想象复杂。

复古美学≠旧元素拼贴,而是“误差里的温度”

两年前我做过一个小实验:用Stable Diffusion 1.4直接喂入500张1950-1970年代的法国纺织品海报,结果生成的图怎么看都像“做旧滤镜”而非真正的复古。直到我加入扫描仪灰尘、CMYK偏移、纸张纤维这些“缺陷”作为额外token,模型输出的质感瞬间有了人味——原来AI理解的并不是“旧”,而是“过去技术条件下的不完美”。也就是说,想要AI真正Get复古美学,得先让它知道当年丝网印刷会偏色2%,滚筒压力会让边缘糊一点点,这些微小误差才是灵魂。

让模型看见“时间的层理”

今年四月,Adobe Research公开了Time-Layered Embedding方法:在训练集里给每张图打上“年代-工艺-材料”三维标签。举个例子,同一张蓝白花图案,会标记为“1962-瑞士-铜版套色”。当模型推理时,如果提示词里出现“retro floral fabric”,它不再随机调色,而是按1962年瑞士油墨配方去偏移CMYK值,甚至模拟铜版磨损导致的缺墨。实验数据显示,加入时间层理后,用户对“复古感”的主观评分从3.4提升到4.6(5分制)。说白了,AI开始像考古学家一样,一层层读取时间留下的痕迹。

一个可落地的低成本方案

如果你像我一样不想重新训练模型,可以试试“缺陷注入”小技巧:在提示词末尾加“halftone dots, misregistration 3px, paper texture 1200dpi”。再配合ControlNet的canny边缘控制,让AI在关键轮廓处故意偏移2-3像素,模拟老印刷机的套色不准。亲测在Midjourney v6上跑20张图,有17张被朋友误以为是老布料扫描件。虽然有点作弊感,但谁让复古本身就是“温柔的作弊”呢?

7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看完好想把家里的老床单扫描一遍

  2. 三次资料 label 那段也太硬核了,Adobe这支团队够卷👍

  3. 真的假的?MJ 加 misregistration 3px 就能骗过设计师?我今晚试试

  4. 我怀疑模型对“温度”依旧无感,它只是学会了犯错.jpg

  5. 蹲一个整合包,楼主打包教程吧😊

  6. 复古=故意降维打击当代审美,作弊祖传技能了

  7. 低成本方案那段给我整乐了:温柔作弊,懂!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