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开快闪店,它能真的卖货,还是仅仅是种营销?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快闪店不是什么新概念,但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它们正在变得更普及,形态和概念更加多样,并且正从独立新兴品牌、电商网站以及大众运动品牌扩展到奢侈品上。

3 月 3 日至 12 日,Chanel 刚刚在东京表参道的 So-Cal Link Gallery
内开设了一家彩妆快闪店,外形是一个以黑白为主色调的咖啡厅,以推广其 2017 年春季唇釉系列 Rouge Coco Gloss。16 日及 18 日,Dior
也分别在上海国金中心和北京 SKP 设立了两个春夏系列限时精品店,展示创意总监 Maria Grazia Chiuri 上任后推出的首个系列。

Chanel 东京表参道快闪店

Chanel 东京表参道快闪店

Chanel 东京表参道快闪店

都在开快闪店,它能真的卖货,还是仅仅是种营销?

都在开快闪店,它能真的卖货,还是仅仅是种营销?

Dior 上海国金中心和北京 SKP 快闪店

你在“新一代”快闪店的概念和设计上也能找到更多有趣的亮点。一种常见的手段是主打定制化以及数字化互动体验,比如 3 月 14 日 Furla
在柏林奢侈品百货 KaDeWe 开设的临时店,主推 Metropolis 包系列,顾客可以在平板电脑上随意搭配装饰有不同花纹的包体和背带,并且在社交平台的
#MyPlayFurla 话题下分享。

另一种手段则是找来知名设计师或创意机构做设计,比如 2015 年底纽约工作室 Snarkitecture 为 H&M 副牌 COS
设计的洛杉矶性冷淡风快闪店、 视觉创意机构 Chameleon Visual 和设计工作室 Harlequin Design 去年在英国哈罗德百货为 Marc
Jacobs 做的“大号彩妆”设计等。

根据 2012 年成立的快闪店服务提供商 PopUp Republic 的统计,全球快闪店行业在 2016 年取得了 100
亿美元的销售额。而根据睿意德商业地产去年底发布的一份报告,虽然快闪店 2012 年才在中国起步,但从 2015 年起平均每年复合增长率已超过 100%,预计到
2020 年快闪店在中国将超过 3000 家。

都在开快闪店,它能真的卖货,还是仅仅是种营销?

2006 至 2020 年中国市场快闪店的数量变化,图片来自睿意德

“快闪”(Pop-up store)这种展示方式最早在 1999 年的英国伦敦就已经诞生了,最先应用它的是美国牛仔品牌 Levi’s 和瑞士手表品牌
Swatch。它们的开设时间从 1 天到 120 天不等,更多带有营销性质,用以吸引消费者和媒体,适合拍照、转发、分享。

但现在,快闪店所发挥的作用正在扩大。“它们不仅能够在实体店面提供产品和服务,而且能适当控制零售网点的范围和成本。对于想同时或交替管理好线上线下渠道的品牌来说,这已经成为必须。”
GeoMarketing.com 高级编辑 Lauryn Chamberlain 表示。

换句话说,现在的快闪店更像品牌面向消费者的 Showroom,能够快速、低成本地测试产品销售情况,成了品牌多渠道销售策略的一部分。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经济不景气、货币通缩的背景下,不少品牌方更加注重成本、偏向采取零基预算法(即编制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一切从实际需求出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消费者的变化——根据埃森哲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无论是千禧一代(1984
– 1995)、婴儿潮一代(1946 – 1964)还是 X 一代(1965 – 1979),41%
的消费者都倾向“showrooming”的购物方式,即先到附近的实体销售点体验产品,再到网上寻找能够提供最低价的渠道购买。

不同类别的品牌在经营快闪店时也带有不同目的:新兴设计师品牌或 Warby Parker、Everlane
等电商品牌利用快闪店与消费者拉近距离,同时借此进入门槛较高的高端购物场所,测试其在不同地点的销售情况,为实体店的选址提供参考。奢侈品看中的则是“在限定时间内提供限定产品”的这种专属性——他们借此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处理季节性单品,但同时又不必担心折损了调性。

都在开快闪店,它能真的卖货,还是仅仅是种营销?

对于目前深陷困境的百货公司来说,快闪店原本的作用是在 3 – 6
月的购物淡季与主营业务形成互补,同时在传统节庆日之外制造话题。但现在,它更像是店内业态的“局部快时尚化”,成了吸引不同消费群体、试水新品牌类别的一种新尝试。

美国高端百货 Nordstrom 的创意项目总监 Olivia Kim,从 2013 年开始推出 “Pop-In@Nordstrom”
计划,每月邀请一个以往在 Nordstrom 很难见到的品牌在店内开设“快闪店中店”(Pop-in),由她本人帮助挑选品牌。爱马仕、英国高端百货 Liberty
都曾参与这项计划。

JBC 董事长 Joe Purifico 去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快闪店平均能为购物中心带来 10% – 15%
的营业额增长。西蒙地产集团和澳洲地产集团在 2016 年都已经拿出更多的面积引入快闪店品牌。”

围绕这个快速增长的快闪店产业,新出现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也越来越多。比如主打“30 分钟内即可搭建完成”的快闪店全案咨询公司 by
REVEAL,主推“模块化、数字化、智能化”、曾与Wired、Urban Outfitters 和雅诗兰黛合作过的零售服务公司 WithMe 等。

“我们认为快闪店是零售在未来的一种发展方向。它更轻巧、灵活,成本更低,与消费者的联结也更紧密,能够帮助品牌试验新选址、新产品、新的合作伙伴以及新的品牌升级路径。因为围绕它所传播的内容大多是由消费者所创造,我们也认为它能够很好地保持新鲜感。”
《福布斯》零售专栏撰稿人 Deborah Weinswig 表示。

来源:好奇心日报 文/刘璐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设计管理资讯

“图片仅供参考”很骗人,一份自律协议能有用吗?

2025-8-5 21:09:36

设计管理资讯

361˚2016年收益增12.6% 渠道调整仍然在继续

2025-8-5 21:10:0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