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为期十一天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于9月13日伴随着2021年度中国时尚大奖获奖名单的揭晓,正式落下帷幕。

为期十一天的中国国际时装,于9月13日伴随着2021年度中国时尚大奖获奖名单的揭晓,正式落下帷幕。11天的日程,包括88场时装秀、14场论坛和贸易展,共有314名设计师参加此次时装周,一展时尚文化的风采。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此次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式美学无疑是其中的重点。拥有千年文化的中国,成为设计师们无尽的创作源泉。其中不乏优秀设计师将观者带回到历史上的特别年代,盖亚传说将山野自然与西式美学结合,带出一种特别的东方式生活方式;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DAMOWANG将武侠部落精神与现代相融合,反映当代游牧精神逃离都市的概念;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成锦衣局则直接将发布系列的场景设立在了盛唐夜晚之时。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整个时装周期间,拥有特别主题设定的时装展示秀频出,但其中有三场特别的时装发布会,让习惯时装周光怪陆离的时髦精们,也不禁发出感叹。来自兴安岭鄂伦春族,甘南藩巴以及新疆维吾尔族的三场时装秀,在传承经典中释放着另类的时尚品格,让人印象深刻。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就在时装周开始前一周,新华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鄂伦春族又戴上了狍角帽,但不是为了打猎,而是传承民族文化。世代游猎于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森林中的鄂伦春族人们,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脱离山林环境,实现定居。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但鄂伦春族人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民族文化,这一次,他们将自己游猎民族文化的优势,发挥到了时装周发布上。在现场,三位身着鄂伦春族狍皮服饰的非遗文化传承人,头戴特别民族配饰,开启了此次以“山河·森语”为主题的文化服饰秀。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曾是鄂伦春族三件宝——猎枪、狍角帽和狍皮袄之一的狍角帽,受到珍惜物种保护的限制,变得格外稀有,仅有在喜庆的日子穿戴,意为让传统回归。这种曾经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狍子制作的帽子,本意为打猎时吸引猎物。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而开启此次秀场的首位模特头上所佩戴的,狍角帽则又被赋予了独特含义。鄂伦春在古语中意为,使用驯鹿的人,开场的模特,正是一位白鹿仙子形象,头戴狍角帽,带领小白鹿和小狍子踏雪而来,描绘了鄂伦春族对鹿的崇尚和喜爱。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曾多次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亮相的设计师程应奋,在22春夏季时装周上,携品牌天山回归,不变的是对艾德莱斯这种工艺的重视。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艾德莱斯是维吾尔族对“扎经染色”的古老叫法,一种采用生丝,织成丝绸的古老绸缎。这种独特的制造工艺,色彩艳丽,线条明快,从古至今都是新疆各族女性喜爱的一种高档丝绸布料,也是维吾尔女性最常用的着装绸料之一。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被誉为“21世纪最后的丝绸手工艺”,设计师将原产地新疆和田的手工艾德莱斯与针织服装相结合,融合年轻人喜爱的流行趋势,让这种独特的产品成为了“新疆名片”。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选址在隆福寺发布的蕃巴秀,则意欲把众人带到带有神秘藏族文化的甘南地区。一场讲述喜马拉雅山脉衍生璀璨文明的现代对话,由五位身着传统藏族服饰的模特开场,及膝长靴,拖地长袍上点缀着藏族特有的图样纹饰。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在新浪时尚与设计师道吉卓玛的独家专访中,她特别强调了藏族文化在整个系列中的引领作用,以及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从服饰到配饰运用了许多非遗手工艺。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发布中不仅展示了最为传统的藏族服饰,紧随其后的20位藏族模特,展示了以“九色甘南·时尚蕃巴”为主题,打造的27套民族特色时装。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特别是最后压轴登场的张咪,一袭绚烂瑰丽的红裙,诠释了高原神秘绚烂与都会时尚交融的特别风情。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积淀,为甘南地区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在采访中,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马文涛介绍说,甘南有100多种服饰文化的活态样本,这些穿在身上行走的“金缕衣”,即为文化旅游的多样发展起到了飞针走线、锦上添花的作用,又为甘南文旅接轨世界提供了穿针引线、翩翩起舞的平台。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文化传承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往回溯源,其实是对鲁迅先生一段话的过度总结,先生在1934年4月19日,对青年木刻家陈烟桥信件中写道: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到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

在现在,伴随着各式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掘以及国民文化自信的逐渐增强,让世界看到中国独有的风情和时尚变得格外重要,而中国国际时装周的重要程度也在呈指数增长。而这样多方的相互交融,反应的正是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初衷,一个开放的分享地,发挥中国时尚的原生动力,传递时尚风向标,给消费市场带来创新启迪,为中国时尚设计商业注入更多原力。

来源: 新浪时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女装资讯设计管理

伯希和PELLIOT x 梦会停MENG HUITING联名系列发售 这波操作“户外

2025-8-5 10:17:36

女装资讯设计管理

晓梦蝴蝶 | 保利·中丝集团联袂劳伦斯·许 演绎国潮时尚大秀

2025-8-5 10:18:0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