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亚裔人口和亚洲文化,这本酷杂志有话要说

Vicki Ho 和 Kathleen Tso 是两名来自纽约中国城的亚裔女孩,在 4 年前创立了名为Banana 的杂志。

Vicki Ho 和 Kathleen Tso 是两名来自纽约中国城的亚裔女孩,在 4 年前创立了名为Banana
杂志。这是个特别的媒体平台,两位创始人赋予了它特别的使命——通过 Banana
有形的文化输出,为当代亚洲文化发声,打破西方普遍社会对亚裔群体的刻板印象。

关于美国亚裔人口和亚洲文化,这本酷杂志有话要说

Vicki Ho 和 Kathleen Tso

关于“Banana(香蕉)”这个取名由来,Tso 和 Ho 解释说,这是一种圈内人的幽默,“你知道,这是给第一代在西方世界成长的亚洲人的绰号。(此处的
Banana)并非是贬义,而是庆祝性的。”

据 Tso 和 Ho 的介绍,她们早前受到一家以黑人为主体的街头时尚的媒体网站Street
Etiquette的启发从而创立了Banana,“我们注意到在纽约的亚洲人缺乏一个社区和一个平台… Street
Etiquette,一个很有创意性的集体,将黑人社区聚集到了这个城市。我们希望能够为亚裔做同样的事情。”为此,在
Banana团队中,不论是撰稿人,摄影师还是平面设计师,都是亚裔人士,她们想为亚洲人提供发声平台。

Banana 杂志的发刊频次比较短,以年为单位定期推出,从 2014 年到现在,它已经出了 4
期纸刊,而且每年都会带着特定的主题宣言,比如,去年年刊的内容重点在于美国亚裔的身份认同。今年,在 Banana 年刊 Issue:004
中,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核心问题:“亚洲的男性气概与女性气质是什么?”

关于美国亚裔人口和亚洲文化,这本酷杂志有话要说

关于美国亚裔人口和亚洲文化,这本酷杂志有话要说

Banana Issue:004

对此,新刊用了近 70
页的版面来针对探讨该议题,与来自各行各业的亚裔人进行对话,包括喜剧演员、收藏家和司机等职业身份,让亚裔人自己来为自己发言。通过集合这一群体的观点和故事,Banana
观察了解到一些被采访对象拒绝父权和特权,他们做着自然的事,拥抱自己的身份。“我们看到,亚洲的女性气质被赋予力量感,她们摒弃了顺从的刻板印象,并且许多人认为,亚洲男性气概也需要被重新定义。”
Tso 和 Ho 表示。

关于美国亚裔人口和亚洲文化,这本酷杂志有话要说

关于美国亚裔人口和亚洲文化,这本酷杂志有话要说

Banana Issue:004

以 Tso 和 Ho 的说法,美国社会的性别规范对亚裔人来说是“有毒的”。不论是“无性”、书呆子似的亚洲男人还是 “Dragon Lady ”
般神秘的东方女性,这些西方主流社会所界定的亚洲人性别角色都让亚裔人感到很不舒服。

与其去试图融入异乎寻常的白人特权空间,不如为亚裔人的男性气概与女性气质以及等等其他一切创造出新的定义,这是 Banana
所要强调的思想。“我们可以设想更凝聚力,平等和多样的性别身份。也许现在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关于美国亚裔人口和亚洲文化,这本酷杂志有话要说

Photo: Banana

Tso 和
Ho说,“对付刻板印象的最佳方法是展示我们社群中的不同声音,为自己说话。通过平台给出的不同观点,我们可以为当代亚洲人的身份认同构建一个三维叙事,而这种叙事并不是在白人特权空间中表现出来的。”

目前,新刊 Issue 004 是 Banana 最大的一版,共有 168
页,整本杂志在内容上表达着“在西化世界中当一名亚裔人的胜利与考验”。另外,受王家卫风格的启发,Banana
还创作了一系列异想天开,色彩鲜明的摄影作品,这些照片展示的主题丰富,比如吃着炸鸡的亚洲人、健身的亚洲男性以及反映了传统亚洲女性特征和审美的华裔小姐选美比赛等。

关于美国亚裔人口和亚洲文化,这本酷杂志有话要说

关于美国亚裔人口和亚洲文化,这本酷杂志有话要说

关于美国亚裔人口和亚洲文化,这本酷杂志有话要说

关于美国亚裔人口和亚洲文化,这本酷杂志有话要说

关于美国亚裔人口和亚洲文化,这本酷杂志有话要说

Banana Issue:004

来源:好奇心日报 文/姚佳欣

女装资讯配饰单品

RUCO LINE鞋履2019春夏新款广告大片

2025-7-12 11:03:08

女装资讯潮流搭配

听说集齐这8种颜色的美鞋,就能召唤出时髦上天的自己

2025-7-12 11:03:1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